当前位置:东方企报网 >> 汽车 >> 文章正文

拒绝篡改——北京现代伊兰特1.5

发布于:2020-11-15 作者:网友转载

作者:克里斯沃克

刚刚上市的索纳塔,基本可以算是判了死刑。夸张的设计似乎是中国人无法接受的,尽管有巨大的官方折扣,但第一个月的销量并没有达到5000。但作为现代品牌的另一个知名产品,伊兰特的到来是现代品牌在中国的又一个品牌,国际同步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起亚K3的尴尬,那么新伊兰特的产品实力如何呢?这次我们找了主要卖的1.5升的型号,看看新的伊兰特多少斤。

座位和空间

空间永远是一个重要指标,尤其是A级家用车。

前排座椅的形状还不错,座垫的高度可以调节到一个较低的位置,但是所有前排座椅都只支持6向调节,也就是说座垫只支持双向的高度调节,而且对我个人来说膝盖位置比较低。身高较低的车手会有更好的体验,因为这个座位在车手不高的前提下外形比卡罗拉好,但是因为膝盖点较低,不如朗逸和宝来的前排座位。另外,只有最低配的座椅是布质座椅,其他配置都是只有座椅加热功能,没有通风功能的皮质类座椅(除了第二低配的没有加热功能的座椅),非常无味。

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合理。乍一看没有问题,但是没有中央扶手就有点奇怪了。

坐垫的长度看起来不错,但是因为坐垫的形状,实际上可以支撑的大腿比图中短了三四厘米。另外脚部空间和摆放位置有限,后排座椅对大腿的支撑不是很好。

腿部空间表现一般,前座后面是硬塑料板,一推上去会很难受,还不如卡罗拉。

后鼓包比较高,2020年的新车应该不用。另外,1.5倍顶装及以下不设后出风口,相当小气。

1.5款的后头枕也是固定的。虽然用起来不是特别不舒服,但是乘坐体验和舒适度并没有关系。

头部空间堪忧,身高180已经到了头部的地步。

后备箱空间尚可,同级正常。但是座位空间和座位性能都不是很好。如果高度不是很高,可能感觉还不错,前后排都可以。

人体工程学和内部布局

槽多,不知道从何下手,但还是有一定的超前感。

首先最大槽点,整个方向盘系统只支持手动上下调节。按现代集团的A级及以下,不配前后方向盘调整的调性,要给差评。

因为座椅的问题,我这个高度不起来是够不到屏幕的,但是对于日常驾驶来说非常重要的空调控制集成到了屏幕上。

然而,这个未知的触摸面板也是空调面板应该放置的地方。第一排是最基本的多媒体控件,它的功能相当于手机侧面的几个按钮。第二排是自动空调开,空调关,前后窗暖气控制,太简单了。

和索纳塔一样,中央扶手没有锁紧装置,但从受力角度看对日常使用影响不大,除了每次打开中央扶手都会有很强的廉价感。

新款伊兰特的仪表款式很多,之前看过黑白背景的转速表中间款式,很好看。然而,在这次试驾中看到的仪器样式相当奇怪。左右大表和带白色刻度的浅蓝色底对比不是很高,但其他表盘款式可读性更差。

(汽车之家的照片)

(汽车之家的照片)

我以为创新不是办法,但也不是不能用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盲目的‘创新’。

好消息是门槛不是很宽,下车会碰到腿,不过一般来说,踏出来了问题不大。

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:这个内饰只是瞎改装。文末再详细说吧。

动力系统

试驾配备1.5升自然吸气顶置,动力配置也算是主流配置,比1.4T和DCT的组合省心多了。

先说发动机,我们还是用和Leading Country 6型号一样的84.5 kW发动机。根据现代集团的‘240’2.0T发动机的性能来看,84.5的差数估计也是发动机没有附件的净功率,因为即使油门推到最后也没有推背的感觉,属于天天跟着跑没问题的水平,但是性能完全没有。但是这款发动机相比于一些超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,输出响应更直接,日常驾驶也不觉得动力不足,甚至慢慢踩油门没有拥堵的感觉也极其舒适,但是它的极限性能真的很弱。

CVT变速箱看起来不起眼,但奇怪的是,这辆车只有PRND的四个档位,油门后面没有降档按钮。四档的原因是现代汽车配备了新的电子换挡机构,实际档位显示在变速杆上的小液晶屏上。这个屏幕时间长了会发热,使用体验不如传统的变速杆。事实上,对于新款伊兰特来说,Kickdown按钮是可选的,因为变速箱训练在实际驾驶中相当激进,而且在ECO模式下依然愿意提速,性能接近舒适,反应非常快,所以在交通上没有压力。Sport模式只保持2000 rpm以上的巡航速度,响应稍快,但日常实用性不高。换挡的逻辑是模拟AT换挡,即使油门全开,但这个逻辑对乘坐舒适性不会有任何影响。事实上,新的伊兰特在我尝试过的所有工况下都能保证绝对的平顺,这是值得称赞的。唯一的缺陷是刹车到较低速度时,变速箱会有轻微的抽动,不易察觉,偶尔会出现。而且变速箱培训我也没发现什么问题。简单来说,新的伊兰特也是一款驾驶性能比纸质更好的车,变速箱的性能也是令人满意的,但是缺少L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。

悬架系统

先说转弯。手感逻辑问题不大,但是阻尼增益来的太快,速度在40-60公里的时候就下沉了。其他问题不大。低速时,校正力占优势,随角度的变化足够线性。转向系统的方向感不是很精准,车身跟随在车身尺寸上没有亮点,在这个级别上算是中游表现。另外,在20度的干地条件下,即使从静态油门全开的方向完全充满,前轮也只能轻微打滑,所以我认为机动性是完全足够的。至于极限,我们就不讨论了,这个动力不适合激烈驾驶。

悬架的压缩阻尼太大,碰到路面凸起会感觉有点硬。但是后排的地震滤波特性不如前排,遇到同样的路面鼓包感觉有点颠簸,所以前后排的地震滤波一致性不是很好。好在前后轴在处理振动的时候没有多余的动作,前轴通过井盖的时候会有一些轻微的振动,但是整体性能还不错,除了整体调整风格对于国内道路来说比较硬之外,没有其他问题。

制动脚感绝对有利,前端虚拟位置非常小,后行程与制动力呈高度线性关系,踩尽可能多的行程就能输出制动力。踏板反馈力的校准也很出色,踏板反馈力和制动力之间是线性关系,所以没有不协调感,脚感完美。

NVH性能

发动机噪音很大,销售说有主动噪音,但我不相信有人会在这么弱的车上匹配任何主动噪音。可能是因为悬架的压缩阻尼,有一些明显的路面噪声。风噪控制的还不错,100km/h以内没有存在感,车身与车外噪声的隔离也挺满意的,不好也不好。

令人惊讶的是轮胎噪音。225/45R17尼克森轮胎没有预计很早就会出现的高频轮胎噪音。不知道是其他噪音掩盖了轮胎的声音,还是新伊兰特真的下了很大功夫隔离轮胎噪音,我的主观感受甚至比索纳塔的1.5T水平还要好。给我一个好评,轮胎噪音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明显。

不过基于以上的噪音,我觉得新款伊兰特在日常驾驶中的NVH表现可以给个中等的评价。发动机的声音虽然明显,但语气并不难听;道路噪声虽然明显,但响度不是很大,发声点控制在防震支点附近。另外,风噪和轮胎噪声在试驾中没有存在感,让人整体感觉正常。

那么新的伊兰特值得买吗?我觉得在几个案例中,与卡罗拉相比,驾驶能力明显逊色,动力不如卡罗拉,内饰空间更大,但实际上反映出伊兰特在乘客乘坐时并没有明显的优势。相比大众朗逸和宝来,新款伊兰特的变速箱驾驶起来舒服很多,但说到座椅、空间、噪音控制,我觉得大众的产品相对更好。新款伊兰特的优势主要是外观和内饰的设计,但内饰的可用性属于同一级别的底层。所以要看需求。如果更在意造型的话,新款伊兰特是个不错的选择,其他指标和同级别的竞争产品没有太大区别。

然而,问题是伊兰特本可以做得更好。与国产车型相比,国际车型的座椅舒适性和人机工程学校准直接改善了后排腿部空间,座椅的包装和支撑性更好。在不移动转向柱的情况下,方向盘位置由倾角较大的座垫解决,同时增加了后腿部空间。针织门内板的观感更好,有一个真正好用的空调控制面板。

那你为什么要做这些改变呢?看看全球车型的大灯。远近光都是LED,但是配有镜头。镜头LED大灯的成本比反光LED大灯高很多。事实上,室内设计也是如此。神奇变化中的空调面板,外观怪异的内门板,后排带固定头枕的副顶,都是成本限制的证据。但是座椅的人体工程学模型和座椅款式与成本并没有那么大的关系,纯粹是瞎改,哪怕全球版的布质座椅在各个维度上都爆了国产版的假皮质座椅。更让我遗憾的是,上次看到这辆车的时候,性能比现在好很多。

把没用的假真皮座椅留给顶级模特不好吗?布质座椅不需要通风取暖,把剩余成本留给空调面板或者后排头枕和扶手不好吗?什么鬼东西?电子变速杆?省钱加个方向盘。调整前后不好吃?

可能不香吧。反正现代人是这么想的。不管是我想错了还是现代人不该听咨询公司冠冕堂皇的调查,市场表现肯定会给我们答案。

领先?搬家?伊兰特,请不要动。

一般性评论:

操纵:

性能:

舒适度:

内部:

实用性:

价格:

优点:

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模型;

变速箱响应优秀,足够平稳;

内外装修前卫;

我找不到太致命的东西。

CONS:

全球模型发展中国家特别版;

盲目换座位;

极限功率不足;

一堆无法解释的变化和方向盘依然遥不可及。

标签: 座椅 伊兰特 后排
猜你喜欢
最新文章
本类推荐
TOP 10